高分2号 全色 多光谱 融合步骤
1. 数据完整性检查
- 确认全色影像(2 米,单波段)和多光谱影像(8 米,4 波段:蓝、绿、红、近红外)文件完整,包含配套元数据(
.xml
),记录辐射定标系数、成像时间、轨道参数等。 - 目视检查影像是否存在条带噪声、云层遮挡或数据缺失,若有需先进行修复(如条带噪声可用均值滤波去除)。
2. 辐射校正标准化
- 辐射定标:对全色和多光谱影像分别进行定标,将 DN 值转换为辐射亮度:
从元数据中提取各波段的增益(Gain)和偏移(Bias),公式为:
辐射亮度 = DN值 × Gain + Bias
(确保全色与多光谱的辐射量纲一致,为后续融合减少亮度偏差)。 - 大气校正:推荐使用 ENVI 的 FLAASH 模型或 6S 模型,输入参数包括:
- 传感器类型(GF-2)、成像时间、中心经纬度;
- 大气模式(如中纬度夏季 / 冬季)、气溶胶类型(如大陆型);
- 海拔高度(从 DEM 获取或输入平均海拔)。
校正后得到地表反射率,消除大气散射导致的 “雾化” 效果,确保地物光谱真实性。
3. 几何配准(关键步骤,误差需≤0.5 像素)
- 目标:使全色与多光谱影像的同名点(如同一建筑物角点)在空间位置上完全对齐,避免融合后出现重影或模糊。
- 操作步骤:
- 以全色影像为基准(分辨率更高,细节更清晰),将多光谱影像与之配准;
- 在 ENVI 或 ArcGIS 中选取 15-20 个均匀分布的地面控制点(GCP):
- 优先选择稳定地物(道路交叉口、桥梁、标志性建筑、边界清晰的农田角点);
- 避免选云层、阴影、水体(易变化)或模糊区域;
- 采用 RPC 有理函数模型(GF-2 支持)进行几何校正,计算均方根误差(RMSE),需≤0.5 个像素(即≤1 米);
- 对多光谱影像进行重采样(采用双线性内插法),将分辨率从 8 米提升至 2 米,与全色影像一致。
2025年9月9日 09:53
ꄘ浏览量:0